学院新闻
高夕全教授参与的植物先天性免疫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人: 发布日期: 2013-09-29 浏览次数:
近日,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夕全教授参与的植物先天性免疫研究取得重要进展。9月26日,以高夕全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Plant Immune Response to Pathogens Differs with Changing Temperatures》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2012年IF为10.015)在线发表,该文章报道了植物在适应环境温度变化过程中利用与病原菌长期共进化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先天性免疫反应途径来抵抗病原菌的新机制。
环境温度变化对病原菌侵入和寄主抵抗其侵入的过程均起着重要调控作用。与哺乳动物能持续维持稳定的体温不同,植物体温度随外部环境温度的节律而改变,但植物在抵抗病原菌侵害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温度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在相对低温(10-23oC)条件下病原菌侵染模式植物拟南芥时,植物体可以激活效应蛋白激发的免疫反应(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ETI);当环境温度升高时(23-32oC),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激发的免疫反应(PAMP-Triggered Immunity, PTI)被激活而ETI则被减弱。低温有利于细菌病原菌效应蛋白的分泌,而相对高温则对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有利,该研究表明,温度变化可以调控病原菌-寄主植物的交叉互作和协同进化。因此,研究结果将增强我们对植物通过不同的免疫机制和信号途径来应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病原菌的生理变化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植物抗病育种中综合环境温度、宿主和寄主等因素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分别为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植物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所的Dr. Cheng Cheng和Associate Professor Dr. Ping He。